出发-犹豫和负担
出发,大多数时候并不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我的申请准备其实开始得非常早,早到我大一时就考出了够用的托福,大二上便考完了GRE。可我并非早早就打定主意要出国——恰恰相反——出国只是我大一所认为的,看起来还不那么糟的一个选择,这些准备也仅仅是无心插柳。过早的准备在大二时成为了我的负担。一方面,还不错的标化成绩让我觉得,不尝试一下申请太过可惜;另一方面,加入了开发团队且乐在其中的我又打起了直接工作的念头。
没有人能毫不后悔地在“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间做出选择,但幸运的是,两个机会让我能更确信地做出这个选择。
走下去-UCLA给我的勇气
毫不夸张地说,在申请这条路上,是UCLA给了我走下去的勇气。2017年的暑假,我来到LA参加暑校。许多人认为暑校是圈钱的“水”项目,而事实并非如此。虽然很多硬核课在暑期并不开放,但如果精心挑选,是可以找到不少能有所获的课程的。我选择了一门每周四节课的数学建模,和一门每周两节课的管理学,因此收获了每周一到周四晚上都要泡在study写作业的美好(并不)时光。
所幸一周仍有三休,让我得以在短短的一个半月内,近乎打卡LA的所有景点。或许是因为UCLA那全美第一的食堂,或许是Santa Monica的阳光太好,或许是体验到了work与life的完美平衡,那个暑假之后,我真正打定了要出国读grad school的主意。
回国后的头件大事就是加入了实验室。现在看来,这一举动似乎有些功利的成分——在暑校期间我就了解到,在现在的申请行情下,科研经历似乎也成了录取顶级的项目的必要条件。然而这个同样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反而为我开启了另一种可能。
加入实验室的第二个月,我有了自己的课题;第三个月,我报名了UCLA-CSST暑研项目;第四个月,我的课题有了初步成果,恰巧赶上CSST的面试;第六个月,我拿到了CSST的offer。
这一切幻灯片般飞快闪过,以至于现在看来,顺利得那么不真实,直到我在2018年的暑假,又重新回到LA,回到去年所住的宿舍,才稍稍有那么一些真实感。我并不想花过多笔墨讲述我在LA的研究——这并不意味着它不重要,相反,我为这份工作感到自豪,但这个领域实在过于精专,我无法在有限的篇幅中将它叙述清楚。简单说,在短短十周中,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计算机科学->医学物理),将我所了解的知识与算法,迁移到了这个领域上,并达到了不错的效果。我也因此拿到了UCLA PhD的return offer,并自此开始,认真考虑是否要申请直博。
再次出发-从学员到导师
在LA暑研期间,我加入了再来人。我的学术导师是个和我没有时差的Caltech PhD小哥,和他聊天是我觉得顶有意思的事情。他会和我一起brainstorm文书的思路,逐字逐句地抠表述,用SWOT做选校;也会和我聊Caltech华人教授的八卦,分享他读PhD的养生心得。也是在他的鼓励之下,我在申请后加入了再来人的导师团队。我的申请季辗转了许多地方。在波士顿搬砖了六个月,其间回了一趟UCLA见了我的暑研老板,到UCB面了试,去Caltech和我再来人的学术导师一起撸串,在普林见了哈佛老板的合作者,又去纽黑文拜访了实验室的前学长学姐。
和他们聊了许多之后,我还是决定放弃MIT Media Lab的全奖硕士,尝试读一下PhD,“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我知道这仍然不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但又何妨。选择的意义本就在于沿着自己选择的路走下去。我很感谢申请路上陪我走过的那些人,我的父母、同学、朋友、导师,以及为我解答各种困惑的再来人团队。有些人会继续陪我走下去,而有些则在路口就此别过。
我祝愿所有在路上的人一切都好,无论你在哪条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