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早晨7点,睁开眼第一件事便是打开手机查看邮件。当看见一封来自Duke University的邮件里写着”Congratulations”时,我长舒一口气。过去几年的努力,终于在此刻得到回报。
回顾从决定出国读研到现在收获offer,一路走来,几多不易,但也有很多收获。在此分享自己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够帮到将来申请的各位学弟学妹们。
决定出国读研
相信很多同学也曾纠结过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在国内读研好还是出国读研好?”我的答案是:“出去体验一次国外教育。”
我在大三那年参加了哥伦比亚大学的交换项目,这段经历让我确信出国读研是值得的。美国大学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保障的教学模式。课程的主讲老师都会在课下开设office hour给学生答疑。学校还会视课堂的规模,为课程配备一名或多名助教,由助教开设助教课帮助学生总结和巩固所学知识、辅导学生解题,助教也开设office hour提供个别辅导机会。每个课程都会开辟一个网上交流平台,学生随时可与老师、助教在线交流探讨。此外,其社科教学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国际贸易课上,教授每周都安排两个小组用课上学到的经济学理论解释新近发生的国际贸易事件。
在金融经济学课上,教授经常会介绍美联储的最新动态并做详细分析。在这样重实践的教学环境中,我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也因此坚定了出国读研的想法。但出国读研并不一定是每一个人的最优选择。和我同一批交换的学生中,有很多选择留在国内继续读研,原因不尽相同。有人不适应国外的文化价值观,有人则认为在国内的发展机会更多等等。
大家都是通过亲身经历,选择了自己认为最合适的出路,所以我也建议各位师弟师妹在本科期间争取出国交换一次,真正体验国外的学习生活环境,依此对自己的未来做出审慎的选择。一旦确定了出国读研这条路,就要毫不犹豫地走下去。因为申请的过程艰辛而不易,没有足够的决心是很难坚持下来的。
确定申请专业和学校
做出出国申请的决定后,就需要确定未来申请的专业和学校。大部分人会选择在研究生阶段选择和本科相同的专业就读,少部分人会选择转专业。我就是一个转专业的例子,本科是财务方向,研究生申请的是金融工程方向。
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基于两方面考虑:
一、金融工程更符合我的兴趣。作为一个理科生,我对于数学、计算机这些学科有着天然的兴趣。本身作为财务管理专业,我也有一定的金融学科基础。金融工程结合了金融和数理两方面的知识,显然是我理想的专业选择;
二、现在金融行业越来越重视高科技的应用(比如人工智能),金融工程作为金融中的技术流,预计未来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基于个人兴趣和就业前景,我最终选择了金融工程这个方向。
在此需要提醒同样想转专业的同学,在申请背景上一定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因为专业课程的不对口,对申请而言是一个较大的劣势。如果不依靠其他的背景(如实习、科研等)补足,申请者是很难与其他专业对口的申请者竞争的。因此在转专业申请前,需要认真考虑如何加强自身背景,形成自己申请优势。
确定专业后就需要选择申请的学校。我选择学校的方式基本是按照专业排名顺序,加上与师兄师姐的沟通了解各个项目的招生情况,最终确定了自己申请的8个学校(共10各项目)。
也有人更关注学校的名气,会根据学校排名来择校。在我看来,按专业排名和按大学排名都是合理的择校方式,但适用范围略有不同。如果学生想留美工作,根据专业排名择校会是更好的选择,因为美国企业更了解各个专业项目的情况。如果学生想回国工作,根据学校排名择校会更合适,因为国内企业大多根据学生所在学校的世界排名进行筛选,对学校的专业情况并无太多了解。
在选校数量上,我建议申请学校不宜过多,控制在10个左右。在申请过程中,学生为了写出较高质量的文书,往往需要深入了解每一个项目的特点,这特别耗费时间和精力。
因为申请一般都在大四上学期进行,大部分学生需要一边上课一边申请,有的学生还需要备考英语和实习,时间并不充裕,所以将学校数量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每一份申请。
最后,我强烈建议同学们申请的每一所都是自己心仪的学校。研究生阶段应该是大多数同学的最后一段校园时光,每一所自己想申请的学校我都鼓励去尝试,即使没有申上,也能无愧于心。
至于保底校,一般都是和你的实力不匹配的学校。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争取让自己上升到比之前更好的平台,所以不要放低标准申请所谓的“保底校”,并告诉自己:“I deserve better”。
背景提升
申请时学校主要关注学生的三方面背景:教育经历、TOEFL/GRE、实习/科研经历。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对自身短板进行背景提升。下面我将对这三方面的背景提升方法进行详述。
首先,教育经历分为绩点和课程两部分。不管是出国读研还是保研,绩点都是学校非常看重的一部分。除了日常认真学习保持高绩点以外,申请美国学校还可以通过WES成绩认证来提升绩点。一些美国高校出于对中国高校给分机制的不了解,会要求学生将成绩单交给第三方机构做成绩认证,其中WES就是美国高校最常指定的一个第三方美国成绩认证机构。
在人民大学,课程得分不管是3.7还是4.0都会被WES认作4.0满绩,所以很多学生依靠WES都一定程度上拔高了自己的绩点,在申请中也更有优势。WES针对不同学校的成绩认证有所差别,但基本上都会将中国学生的成绩往上抬,所以是一个提升绩点的小技巧。
其次,学生本科时期的课程也是学校重点关注的内容。以金融工程为例,很多高校会要求学生在本科期间上过一些指定的数学、统计和计算机课程,如果不满足要求则不考虑录取。
这对本专业的学生而言一般都是本科必修课,但对转专业的学生而言却是需要格外注意的一块。当时考虑到自己先修课程不够,我选择晚一年申请,并在毕业后的暑假申请了斯坦福暑校来补充自身的数学和统计学背景。
其次,TOEFL和GRE都是学生必须经历的两个标准化考试。TOEFL是语言水平测试,GRE是研究生入学考试。每所学校基本都会对这两个考试有分数要求,有的甚至还会有小分要求。对学生而言,不仅要过线,而且要远超标准线。
美国各高校每年都要放出自己去年招生生源的TOEFL平均分数和GRE/GMAT平均分数,所以高校总是倾向于招收那些能够提高平均分数线的生源。如果你的标准化考试分数离你目标学校公布的数据还差个两三分,最好再努力刷刷分,不然语言水平就是你申请中的一大短板。
最后,实习/科研经历也是申请的重中之重。基本每所学校都要求学生在提交申请时上传英文简历。即使绩点再高,语言成绩再好,在简历里也就是两行可以搞定的,整篇简历的主体应该是实习/科研经历。
在我看来,简历比文书要更重要。
一个学校的招生委员会里会安排一些教授参与审核材料,但教授一般都很忙可能没法耐着性子一篇篇看完学生写的千字PS/SP,简历此时就可以被当做是一个精简版的文书,所以教授应该更倾向于阅读学生简历。那么如何让自己的简历足够亮眼?此时实习/科研背景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这里我着重谈谈金融类实习的选择。最理想的实习是在big name下做有价值的工作。一方面,国外学校对国内大多数公司并不了解,只有少数跨国公司(如中金)是各学校有所耳闻的,所以如果能在大型跨国公司旗下做实习生,学校会比较认可学生的实习经历。
另一方面,实习内容最好是核心业务,这样才是有价值的工作。如果只能在big name和核心业务之间选择一项,我更倾向于选择核心业务。
在申请期间,我在嘉实基金长期全职实习补充自己的实习背景。在实习的几个月里,我接触到了大量的研究项目,正是这些研究让我的简历丰满起来,在申请中也更加自信。因此,实习/科研这块背景一定要认真加强,它们很可能成为你申请中的致胜法宝。
总的来说,教育、GT和实习/科研对于申请而言每一项都不可或缺,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尽早开始查漏补缺,才能够在申请中从容应对。
申请
申请季一般从大四下学期9月份开始到第二年1月结束。申请第一步就是要做好时间规划。在申请之前做一个表格,将各个申请项目的名称、所属学校、项目要求、申请费用、截止时间等等一一列清楚,再根据申请截止时间和各个项目的要求设定每周的任务量,循序渐进。
如果执行力不够,请不要脸皮薄,请你的朋友、家人、中介任何一个能够愿意帮助你的人监督你,每天一个电话,一个微信提醒,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督促作用(来自一个拖延症晚期患者的血泪教训)。
申请最重要的两个材料,一个是文书,一个是简历。在这里很感谢“再来人”团队给予我的支持。作为我的班主任, Chris总是跟我及时沟通,并为我推荐了非常优秀的导师。
再来人给学生安排两位导师。一位是学术导师负责写作思路指导,一位是文笔导师负责润色。我的学术导师是普林斯顿的金融硕士,这位靠谱的学长给了我很多建设性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