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的过程让我认清自己的方向
一开始大家可能会觉得申请很繁琐,要搜集各个学校和项目的资料,了解情况,又要准备文书,不同的学校可能准备得还不一样。同时,有的同学(比如我)申请季还要在科研上攻坚,会感觉时间非常紧张,心态上就会比较着急。
但同时,换一个角度积极地思考,就会发现,申请的整个流程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成长,帮助你认识自己,找到科研的方向。
比如,写CV的过程就是在梳理自己本科阶段的学习生活,总结科研课题的结果和意义;写PS也是在不断地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和教授,确定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思考自己未来的科研生活。
以我自己为例。我属于科研做得比较多、比较杂的那种。所以光梳理清楚自己几个科研课题之间的关系,就想了很长时间。而且,由于我暑研的课题基本上就是我一个人在做,而且申请季其实正是那个课题攻坚和取得进展的阶段,做科研的时候经常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光忙着处理一些具体的事情,对课题的进展、意义以及与其他人工作的关系缺乏大面上的掌控。
也正是在准备申请和面试的诸多环节中,我不断理清思路、学会如何跟别人讲清楚我科研的结果和意义。而且回想起来,申请的整个流程,一方面极大地增进了我对自己这个领域的了解;另一方面,我也渐渐学会如何协调自己的时间,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这对于未来的博士生活肯定是非常有帮助的。
所以,对待申请,大家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心态,积极面对这个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积极调整自己的状态,多聚焦申请过程中自己的成长,享受探索和认清自己方向的快乐。
积极交流,克服困难
化解申请季种种困难的另一种方式,就是多跟别人交流。
首先,学长学姐会提供很多信息,包括自己感兴趣的小领域有哪些厉害的教授,特别是从以往的经验看,申请哪些项目比较有利。我所在的定量生物学领域是一个比较新的交叉学科,发展比较快,领域比较多、也比较分散,所以实际上一个本科生是基本不可能对这一领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的。
但在跟很多教授,和师兄师姐交流的过程中,他们提供的很多信息,加深了我对于这个学科的了解,也使得我在思考未来的科研方向的时候有了更多的维度,能够做出更好的决定。
其次,是科研上的交流,这既是一名科研工作者的必备技能,也是加速科研进展的有效方法。我自己课题上的很多进展都不是自己想出来的,常常是跟别人聊天的时候,有经验的老师和师兄师姐的一两句话的点拨,就让自己茅塞顿开,来了灵感。
另一方面,我们这个领域经常会请国外的教授来北大作报告,我经常参加午餐会,有时候也会约教授讨论课题,这些交流机会其实都是非常好的锻炼,也是为后来的研究生面试积累经验,至少面试的时候心理上不会太害怕。
最后,别人会提供很多过来人的经验,如何规划科研职业、如何度过困难之类的。其实自己遇到的很多困难,申请季自己的心路历程,几乎他们都经历过,都有体会,所以会提供很好的意见和经验。
在自己思维打不开、陷入死循环的时候,他们会提供非常多的建议,能很好地帮忙自己缓解压力。比如说,我自己申请季,有很多学校被拒,而且签证也被check了,一开始挺受打击的,后来找了几位师兄师姐聊天,他们给了我很多的鼓励和开导,很快自己也就能够振奋精神,准备后面的面试。
最后还算比较幸运,拿到了很好的offer。
再来人对我的帮助
首先要感慨再来人的学术导师和文笔导师都非常有经验和耐心,在我写PS的时候文笔上把控得很严格,一些很细节的语法问题都帮忙改过来了。
不仅如此,学术导师还为我提供了很好的写作指导,我刚开始写研究兴趣的时候不知道从何下笔,总是觉得自己对教授的工作了解得不够深刻和全面,不敢写,我的学术导师还专门视频跟我说教授不会有很高的期待,让我降低一下要求,简单写一下就可以了。
最后还要感谢一下客户经理小姐姐,真的是非常高效。
选校、面试的各种资料都是第一时间发给我,还经常提醒我避免拖延,提前1-2天在DDL前把事情做完。签证被check之后,过年期间等待签证的消息,真的是非常焦虑,小姐姐一边安慰我要耐心等待,好好准备面试,一边帮我各种出主意如何跟大使馆沟通争取提前出签。
最后还是很幸运吧,申请季虽一路坎坷,但总体上还算比较顺利,最后收获了自己的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