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焦虑
作为物理竞赛出身,记得初进大学的我一心想着早开始科研,早出成果。和很多大一大二的同学一样,我在这种同辈竞争的压力中开始迷茫与焦虑。回想这种焦虑和迷茫其实从大一下就开始陪伴着我,一直到大二上学期结束才渐渐消失。这种焦虑并无裨益,但我为了解决焦虑所做的决定现在看来是非常正确的。
大一时物理前沿讲座是我们的必修课,在这系列讲座中我们有机会接触各个研究领域下的内容。自然,我在这个过程中抓住机会在课后和老师们交流,去预约旁听组会。不过,也许是因为从学知识到做科研之间的跨度远比我想象得大,我在多轮尝试中并没有找到自己心仪的实验室或者研究方向——做物理的纯理论门槛不低,做物理实验又并非我的热爱。看到身边的竞赛出身的同学不少已经迈进实验室的门成为常客,而听说要在科研领域有所成就,出国读博成为大部分人的必经之路,本科生科研就是至关重要的条件,于是我的焦虑感与日俱增。
还是要重申,现在看来这些焦虑虽然毫无意义,但是我为了探寻感兴趣的方向而做的一轮轮尝试与了解完全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从现在看那些很早进入实验室的同学也并不一定靠这半年一年实现了巨大的领先,他们也有许多人后来变换了方向,这种尝试既必须也无可避免。
在大一结束时,我决定迈出巨大的一步,进入一个我进大学前完全没考虑到的领域——生物与物理的交叉学科。我开始修读生命科学双学位,并加入了一个纯生物的课题组——当然这并不是必须的,只是我的导师当时建议我用这种方式对生物有一个最初的根本的了解,我接受了这样的建议,也确实让我比起那些很晚再从物理科研转向生物的人来说,对生命科学有了更多的了解。
我随后参与了到UCSD的交换项目,在半年时间内加入了一个生物物理的课题组,也修读了一些有趣的相关的课程。UCSD的生物相当有名,可以说这段交换经历对我至关重要,它既帮助了我了解生物物理的方向,激发了我对这个交叉方向的兴趣,我也在这个方向上有了第一笔科研履历和课程成绩,结实了日后能为我写推荐信的两位很nice的老师。
我与再来人
大三结束的暑假,在咨询了多位学长学姐后我听说再来人的口碑不错,经过别人的推荐我最后选择了再来人。签约之后,我被匹配上了一位学术导师和一位文笔导师,还有一位班主任。也是在班主任的帮助下,我开始认真梳理一所所学校的信息,并且能够有意识地按条理记录下每个我感兴趣的项目、实验室、申请要求,并剔除不符合我兴趣或背景的项目。在十月,我最终确定了我的申请列表,对完整的工作量有了概念。事实上在大三下我就开始随意地浏览各个学校的主页,但并没有把任何信息记录下来,导致了我在大四上白白多出了不少工作量;
后来也是在再来人的办公室里,班主任陪着我一个个打开可能感兴趣的院系、实验室主页(有不少学校的网页常年失修,必须依靠强大的搜索技巧才能找到想看的内容),翻出重要的信息并列表,我才从一堆乱麻中理出头绪来。
与之同步进行的就是PS的写作,再来人的学术导师+文笔导师的模式非常专业。从头脑风暴开始,我首先通过和学术导师的Skype视频确定我PS中要放上的故事和内容主线。由于学术导师自身就是做生物物理的英国科研工作者,他清楚交叉学科的招生委员会更需要看到什么风格的PS——特别是避免盲目追求使用太多专业词汇,而是使用类似《科学美国人》的口吻介绍自己的科研经历。我的第一稿PS被他直接毙掉,但也成功地帮我排除了一个雷区。第二稿PS就相对顺利不少,在他完成了一些修正后我将PS交给了身为native speaker的文笔导师,将一些表述写的更为地道并修正了一些语法错误。
其实有了一版的PS后其他学校基本可以做小的修改后照搬了,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学校,如加州大学系统,会要求再提供一个personal history statement(PHS),我在写作这个PHS时也被学术导师及时地排了雷,不至于又犯下一个大错。
最后的一些话
由于很早就做了打算,准备了申请需要的其他材料,从标化考试到推荐信、在10月份开始打印成绩单,都不需要我过多的操心了。
因此申请的过程其实就是认识、挖掘自己,并且寻找自己和各个项目契合点的过程,既是努力地把自己营销出去,也是认准将来五六年心甘情愿待的地方的过程。这个过程像是坐过山车,有时会自卑,缺乏底气,有时又会突然有些自信;对于我,也是在最后12月交材料时才终于有了比较稳定的信心。
回顾大学四年和最后的申请路,其实申请并非争考分高低,而是寻找一个自己愿意托付未来职业发展之路的地方,也只需要一个适合的就行。这个过程中焦虑无益,但多尝试、了解才能帮助你更清楚什么适合自己,自己想要什么,做出一个自己不会后悔的informed dec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