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意向确立
大二寒假,短暂的实习经历让我意识到业界可能并非一个合适的选择,于是暗想,或许看似漫长而孤独的学术之路与我求知又安静的个性更相符?在与多位选择了不同毕业去向(就业、保研或出国读博)的学长学姐沟通交流后,我决定将出国留学纳入未来规划之中。
接下来的两年便不紧不慢地、按部就班地向着申请经济学博士的目标前行。
本科成绩及标化考试
优异的本科GPA和达标的托福/GRE成绩对申请学术导向的top博士项目是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本科课程因学校而异,想来无需多言;标化考试的准备或许有可供参考之处。托福是语言类考试,个人实际的语言水平几乎限定了成绩的区间,突击准备可获得的提升一般而言是有限的。GRE Verbal部分对单词要求较高,题型较为模式化,是适合花1-2个月专心准备以取得达标/优异成绩的考试。建议在大二暑假或大三寒假备考托福和GRE。
专业背景提升
推荐信是美国经济学博士项目申请中最关键的一环。标准配置是一封国内教授+两封国外教授,并兼顾推荐人的来源既有某堂课的老师又有带着做研究的教授。
我的组合为:国内教授是任课老师,国外两位教授都是研究导师;更常见的组合是两封国外教授的信,一封来自上课,一封来自研究。
国外上课的信可以通过海外交换经历获得,要想拿到有帮助的强推,除了自己要多和任课老师沟通交流、课堂表现积极外,对课程的选择也很重要——人数少(10-20人)、难度大的研究生课程优于人数多、难度小的本科生课程。
国外研究的推荐信可以通过助研经历获得,我在大三秋季交换学期与交换学校的从事我感兴趣领域研究的教授邮件联系,表达想做助研的意愿,在当面交流后加入教授的项目。
因为项目特点和本科生的身份,我在这次研究经历中接触到的任务比较基础,technical skills(stata、R、latex等)得到了提高,但sense和idea上的训练有限。于是,我在大三春季学期考虑重新联系其他教授。
在与学姐的交流中,我得知了她在跟的一位教授当时在招人,学姐基于自己的助研经历告诉我加入这位教授的项目能更全面地接触到研究的方方面面。在学姐的帮助下,我在大三结束的7月加入了这位教授的项目中。
每周一次的小组会议让我在讨论中深刻了解到一个empirical idea是如何被打磨、完善,又如何与现实结合。
我与再来人
虽然在正式申请季开始前,我自认为各方面的硬件(推荐信、成绩单、标化考试成绩)的准备已较为妥当,但九月各个项目网申开始时,我依然感到千头万绪,幸而有再来人的客户经理帮我明晰申请流程、学术导师协助我确定选校及准备文书。
在整个网申package中,文书是当时最让我头疼的事。我申请前累积的经历与以往的学长学姐、甚至绝大多数国内外本科生申请者都类似,这让我不知如何在文书上突出个人特色。
再来人提供了完善的文书指导服务,在与学术导师的第一次视频会议后,我确定了文书的思路,并写好初稿。在第二次视频会议中,导师结合我的初稿进行评议,对文书结构和内容详略提出建议。随后经过学术导师的两轮修改和文笔导师的一轮润色,我终于完成了一份较为满意的文书。
在申请结果陆续公布后,我与学术导师详细地就offer选择问题进行了视频沟通。导师根据自己及身边人的经历给了我宝贵的建议,不仅针对项目选择,更包括以后的博士生活及毕业后的学界/业界选择。
写在最后
申请博士项目是学术道路的起点而非终点,即使目前的申请结果并不太令人满意,也不必过分纠结。毕竟未来的学术发展充满不确定性,保持开放的心态,锐意进取,才不辜负所有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