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申请经历,真是感触良多。其实打算出国读研是在进入大学之前我已经做出决定并付诸行动的,而来到科大,选择物理方向只是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的第一步。
我在下文中想要回顾的,是我在这四年,特别是近两年内为出国申请所做的努力,以及更重要的,如何一步步积累自己在申请时候向我的梦校提供材料的内容,以及遇到再来人之后我的收获和感谢。
首先,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在刚进入科大就抱着一个想出国的梦想,出国在科大似乎不仅仅是一种毕业后的选择,更是一种校园氛围。然而,科大的出国率却没有我当初想象的这么高。据不完全统计,我们这一级物理方向的同学出国的人数占比大约为30-40%之间。
究其原因,其实是由于很多同学对“出国”只是抱着一种幻想,而在实际行动中却并未制定详细的计划,或是一直认为大三大四离自己很远而疏于准备,导致最后不得不由于时间紧迫选择了保研。
何时准备规划
所以,我常被问到的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出国读研,究竟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
问题的答案其实因人而异。就我而言,我从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自学了许多大学物理的基础课,并且有良好的英语基础,因此刚进入大学,我对出国做的第一阶段目标就已经十分明确:开始阅读一些物理学的前沿书籍,确定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以期尽早进入课题组开始科研;
而同时,我开始了漫长的背GRE单词的旅程。虽然现在物理、材料、EE等项目对标准化成绩考虑不多,但永远不要忽视他们,特别是GRE,对单词、逻辑推断和阅读理解都有十分高的要求,要在课余抽出足够的时间专门练习。
我用大一一年背完了GRE的核心词汇,而在大二考GRE之前的三个月每天花至少一小时,或是做题或是写作文,因此取得了还不错的成绩(162+170+3.5)。
另外,我把托福放在了GRE的后面考,这样对于阅读和写作来说几乎就不用训练了,我的听力还行,因此只是着重加强了口语。
对于确定科研方向,我算是比较坚定地在大一就决定从事凝聚态理论(Condensed Matter Theory, CMT),并且很庆幸自己能够在这四年一直坚持这一领域(并且有很大可能会在PhD期间继续做CMT)。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我在方向的选择上比其他同学少了很多的纠结,而能专注于我自己的领域。但是作为整个物理学的“金字塔尖”,理论方向确实要比其他方向付出多很多的努力,这包括基础知识的积累以及独立开展科研。
理论研究需要更多的基础知识积累(我花了两年左右),而工作也相对更独立,对思考、推理和独创性有极高的要求。尽管我很早(大二上)就进入了课题组,但真正开始自己独立project的时间可能和其他同学差不多。而对实验的方向,比如凝聚态实验或是高能物理实验,进组之后会有师兄师姐带着来做科研,相对而言在起步阶段更容易上手。
暑期科研对申请的作用有多大
对于暑期科研,理论方向找到合适机会的难度也更大。因为理论工作的性质导致很多理论方向的教授暑假选择travel,基本无暇来带学生。我当时在发邮件套暑研上就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从一月直到四月初我的邮套只收到了寥寥几封拒绝的回复。最后我通过科大提供的“官方”暑研项目才得到了去Purdue大学的机会,导师是CMT方向的Prof. R.R.B.(印度人,Harvard的PhD)。
暑研是我第一次能在一大段时间内专心投入科研,因此在工作上我也更容易地投入进去,也有更多时间来对课题做全面而深入的思考。Prof. R.R.B.对做物理的要求十分细致,而对于我的每次汇报都会给出他自己的理解以及如何通向Project的正确方向,这对我日后开展独立的科研工作帮助良多。
不过Prof. R.R.B.一直想把我留在Purdue,因此在我申请时他虽然提交了我所有19个项目的推荐信,但从他的想法以及我得到的结果来看,他在推荐信中估计没有很强的想把我向外推的意思。这点在我选择暑研时是没有办法料到的。
据我了解,这段科研以及国外导师的推荐信,对于最后的申请几乎起决定性作用。首先,审核材料的Committee当然会更相信你的导师,而不是你在PS当中所写的科研内容与自我定位,而中国导师的推荐信在申请中用处十分有限。
此时在国外暑研的导师写的推荐信几乎成为了唯一对于Committee而言可靠的申请材料。因此这段科研当中的表现和拿到的推荐信直接影响到了最后的申请结果。
我和再来人
而进入最终的申请季,在女朋友的推荐下,我知道了再来人。与再来人申请团队合作最大的帮助就是对文书的提升。首先是CV,这是我较为薄弱的点之一。因为在理工科申请的时候很多项目CV并不是必需的,很多师兄、师姐在申请的时候并没有一份很漂亮的CV,而我也就无从参考了。
在CV的写作中,特别是用很精炼的语言概括自己的经历以及所获的荣誉、参加的活动等等,我自身的英语水平并不能很好地做到。
而再来人为我配备的文笔导师为我的CV提供了很好的polish,当我自己的草稿第一次被文笔导师修改并返回给我时,他指出了大大小小近20处值得改进的点,并一一做了修改,而对于我表意不清的句子他也一一提问,这使得我最后的CV看上去十分informative,信息紧凑且一目了然。两轮修改之后的CV比我起初的草稿有了质的飞跃。
而PS写作则需要感谢再来人学术导师耐心的指点,及时发现我在表达中可能发生的“雷”点,以及如何正确地向老师“表白”,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而对于在PS当中把自己的科研进行包装,学术导师也提供了许多有用的建议,从而将我的几段科研在PS串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而她提供的许多学校的各种信息也使我对选校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另外,必须要感谢我的班主任Chris,他在紧凑的Schedule下及时为我对接了两位导师,使我们能高效率的运转。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完成了所有申请材料的准备,Chris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