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聚德”让我重新审视申请
我是在大二的时候决定要出国,因为我在系里的专业排名一直很高,所以语言成绩没有提前准备,也没有找学长、学姐们求取出国申请经验,申请季草草走过,最后“毫不意外”得收到了“全聚德”。这是一次惨痛的教训,我自己总结了几点原因,应该会对接下来的数学PhD申请者有所帮助。毕竟,只有失败者才会认真分析自己的缺点,成功者大多只会享受他们的喜悦。
原因1:太过于看重GPA和排名。其实国外的学生评价系统与国内的并不一样,所以我们的GPA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数字而已,并没有决定性作用;并且与你竞争的大多也不是本校学生,所以也没有太多的参考价值。所以不论GPA高或低,都不应该小看或是放弃申请。
原因2:没有科研经历和一封可用的国外教授的推荐信;这个应该是申请的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提前准备的。如果自己没有能力套磁教授的话,可以考虑向学长学姐和顾问请教。
原因3:材料准备不充分,托福口语分低,17分;因为要做TA,所以口语原则上是不能低于20的。其实每个学校评价学生的考虑因素是不一样的,比如有些会看重GPA,有些会看重GRE和Sub的成绩,有的则需要你寄送成绩单,这些信息有的会写在官网上,有的就得靠学长或者中介告诉你了。
我是如何重新准备申请
根据我失败的原因,我做了相应的措施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首先,我在暑假的时候套磁了一个UIUC的教授,表示愿意跟他做科研,于是成功拿到J签,在19年秋季学期呆在UIUC,拿到了该教授一封不错的推荐信。
另外,我在那边也努力抓住机会提高口语,最终我明白了英语其实一个语言,没有对错,只是用来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于是我不再拘泥表达的对错,而着重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最终才过了这个坎。
一个意外的收获是我在好朋友的推荐下找到了再来人留学。自此,我的申请季就从一个人的苦苦煎熬,变成了一个团队的奋勇杀敌(朋友,打团啦,别单带)
申请季的团队作战
我的CD Sherry老师一直在催促着我准备各种材料,感觉比我还着急;尤其是我在国外的第一次托福跪了之后,她第一时间就给我发了不少的口语资料,每一份我都看过,很有帮助。对于一个拖延症患者,有一个人在催着你真的挺感动的。
另一个起了重要作用的就是学术导师W老师了,他不仅给我提供了学校选择的参考,还在我文书没有灵感的时候给我brainstorm,每次遇到瓶颈后和他聊聊都很有收获!
感谢再来人的帮助,让我平稳地度过申请季。能收到来自UIUC的offer让我非常的开心,也是对我过去一年努力的证明。